上期談到,保險公司股價的長期走勢主要是反映內涵價值的未來狀況。那麼究竟有何因素能夠影響內涵價值出現變動,從而改變保險股的內在價值呢?
基本上,保險公司的內涵價值之所以出現變動,是主要透過七項因素所導致。關於這七項因素,包括了期初內涵價值預期回報、一年新業務價值、三差、精算模型假設變動、資產市價調整、股息收取和派發、以及外部資本注入。
影響內涵價值出現變動的七項因素:
1. 期初內涵價值預期回報
例如: (期初有效業務價值 + 一年新業務價值) X 中央銀行貼現率或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貸利率 + 淨資產預期投資回報
2. 精算模型假設變動
例如: 精算模型內的預期回報和風險貼現率等出現假設變動
3. 一年新業務價值
例如: 期內新保單銷售和新保單內涵價值貢獻率
4. 三差
例如: 實質投資收益、實質費用、實質死亡率與保險公司設計保單時所作出內部假設的差別
5. 資產市價調整
例如: 企業資產和負債市值因市場波動而出現變化
6. 股息收取和派發
例如: 從投資項目中收取股息、或向股東派發股息
7. 外部資本注入
例如: 外界向保險公司進行注資
一般而言,保險公司所制定的精算模型,是為已銷售的保單價值和公司淨資產制定預期投資回報率,這亦是保險公司內部所假設的內涵價值預期年增長率。這預期投資回報率是穩定增長,很少出現變動,例如現時中人壽和平保的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分別都是5.5%左右。可是,一旦保險公司調整精算模型內的假設,例如調升預期投資回報率或下調風險貼現率等,這是會影響內涵價值的增長變動。
除此之外,保險公司於期內的保單銷售額和保單內涵價值貢獻率是會影響一年新業務價值,從而影響保險公司的內涵價值。例如,中人壽和平保的首3季保費增長分別是57%和31.4%,假如這新增的保單內涵價值貢獻率能夠維持不變,那麼今年兩保的一年新業務價值增長率便會有所提高,從而利好兩保的內涵價值。
另一方面, 三差亦是影響內涵價值變動的一大重要因素, 這是包括利差(Interest margin)、費差(Expense margin)、和死差(Mortality margin)。這「三差」便是實質投資收益、實質費用、實質死亡率與保險公司設計保單時所作出內部假設的差別。
保險公司設計壽險產品時是需要假設相關費用和死亡率,從而計算合適的保費金額。假如預計費用和死亡率是與實際出現差異,例如預計費用和死亡率是比實際的為高, 那麼這是對內涵價值有所利好。除此之外,金融市場出現波動, 這是會促使實際投資回報與預期回報出現差異,加上市場波動亦會影響保險公司資產和負債市值出現變動, 從而影響內涵價值。例如近期投資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導致中人壽和平保的投資回報不太理想,她們於首3季盈利和淨資產亦是比同期出現下跌,這些因素便是對內涵價值造成了負面影響。
如果想了解三差,可以瀏覽以下文章:
http://hk.myblog.yahoo.com/iam-waise/article?mid=8014
最後,保險公司從投資項目中所收取的股息,或公司計劃向股東派發股息,或外界例如母公司向保險公司進行注資,這些都是影響內涵價值出現變動的主要因素。
一旦投資人從市場得到相關資訊,只要明白以上這七項因素,便容易分辨出那些市場消息是會影響保險股的內涵價值,大家心中便能夠預計保險公司內在價值的未來狀況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